2014年江苏无锡语文试卷+答案(word整理版)

3.0
2025-09-19
999+
99+
65.5KB
9 页
1智慧点
侵权投诉
2014 年无锡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共 15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深
邃
(suì) 鳞次
栉
(zhì)比 B.
蓦
(mù)地 轻装淡
抹
(mǒ)
C.翩
跹
(xiān) 断
章
(zhāng)取义 D.粗
犷
(guàng) 惟妙惟
肖
(xiào)
2.下列句中横线上所填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1)我们走进黄山深处,浓荫蔽日,静若太古, 幽泉细语,仿佛置身世外。
(2)从来没有一个文学体裁的评奖像散文这样 ,有的评奖者看重文集的意识形
态,有的着重揭示了多少历史真相,有的着重艺术的创新与突破。
(3)二十世纪前期,日本学者青木正儿第一次把汤显祖与莎士比亚 ,使东西方戏
剧诗人同时活跃在世界上。
A.(1)聆听 (2)众口一词 (3)并驾齐驱
B.(1)谛听 (2)莫衷一是 (3)相提并论
C.(1)聆听 (2)莫衷一是 (3)并驾齐驱
D.(1)谛听 (2)众口一词 (3)相提并论
3.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
比
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
袒胸露乳,,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
历历
数
也。
A.其两膝相
比
者 比:靠近
B.
矫
首昂视 矫:举
C.
诎
右臂支船 诎:, “曲”曲折
D.珠可
历历
数也 历历:清清楚楚,一一分明
4.填入下列句子括号中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1)( )进取心往往和潜力是好朋友,你越是进取,能调动起来的积极性就越高,(
)潜力被开发出来的可能性也越大。
(2)人生是要经过磨练的,( )在怎样的环境里都要砥砺自己,否则( )不可能改变
自己的人生,创造自己的价值。
(3)庄子讲大鹏鸟要飞到九万里高空,非要等到大风来了才行,( )风力不厚,它两个
翅膀( )没有办法打开,就飞不起来。
A.(1)因为 从而 (2)无论 就 (3)如果 就
B.(1)不仅 而且 (2)因面 就 (3)只要 就
C.(1)不仅 而且 (2)无论 就 (3)如果 就
D.(1)因为 从而 (2)因而 就 (3)只要 就
5.对下列统计资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某省的一份调查显示,76%的学校已经制定五年以上中长期发展规划,其中超过 20%
的学校在 2000 年以前就自觉开始制定五年以上中长期发展规划,在省教育部门要求下制定
五年以上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占到近 56%;有 20%以上的学校正在着手制定五年以上中长期发
展规划。
A.制定五年以上中长期发展规划是学校发展的内在需求。
B.上级行政部门在学校制定五年以上中长期发展规划中起着重要作用。
C.制定五年以上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要求得到了大部分学校的拥护和执行。
D.部分学校在五年以上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制定上还存在犹豫观望的态度。
二、阅读与赏析(共 49分)
1
(一)(12)
李愬至唐州,亲行视士卒,伤病者存恤之,不事威严。或以军政不肃为言,曰:“吾
非不知也。袁尚书专以恩惠怀贼,贼
易
之,闻吾至,必增备,吾故示之以不肃。彼必以吾为
懦而懈惰,然后可图也。”贼果轻愬名位素微,遂不为备。
李愬谋袭蔡州,遣马少良
将
十余骑巡逻,遇丁士良,与战,擒之。士良,元济①骁将,
常为东边患,众请刳其心,愬许之。既而召诘之,士良无惧色。愬曰:“真丈夫也!”命释
其缚。士良乃自言:“昨日力屈,复为公所擒,亦分死矣,今公
生
之,请尽死以报德!”
愬乃给其衣服器械,署为捉生将。
李愬每得降卒,必亲引问委曲,由是贼中险易远近虚实尽知之。
李愬将攻吴房,诸将曰:“今日往亡。”愬曰:“吾兵少,不足战,宜出其不意。”遂
往,克
其
外城,余众保子城,不敢出。愬引兵还以诱之,淮西将孙献忠果以骁骑五百追击
其背。众惊,将
走
,愬下马据胡床②,令曰:“敢退者斩!”返旌力战,献忠死,贼乃退。
【注】①元济:指判将首领吴元济。②胡床:室具。
6.下列句中的“其”与“遂往,克
其
外城”听“其“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A.
其
真无马邪 B.公问
其
故
C.俟
其
欣悦,则又请焉 D.乃重修岳阳楼,增
其
旧制
7.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李愬以“不肃”示贼军,目的在于诱导贼军轻敌,不做防备。
B.李愬先要杀丁士良,后又重用他,可见李愬是一个爱将才的人。
C.李愬亲自询问投降士兵,可以看出他善待战俘,宽厚仁慈的品性。
D.李愬出其不意攻打吴房,并严令部下不许后退,充分表现了李愬用兵的机智与勇武。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① 贼
易
之 易: ②遣马少良
将
十余骑巡逻 将:
③今公
生
之 生: ④众惊,将
走
走:
9.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既而召诘之,士良无惧色。
译文:
(2)愬下马据胡床②,令曰:“敢退者斩!”
译文:
(二)(4 分)
清平乐
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10.阅读上面的一首词,回答问题。(4 分)
(1)前人在评价“连云松竹”时说“景中寓情”,请你说说词人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
(2分)
答:
(2)下片写儿童偷梨枣的情景,“莫遣”和“闲看”表现词人对此怎样的态度?反映词人
怎样的心态?(2 分)
答:
(三)(4 分)
①在中国北方,沙尘暴是短期或中短期的灾害性天气:沙尘暴在其源区造成地表严重
2
风蚀,使土壤荒漠化;在降尘地区造成严重空气污染,容易诱发眼睛和呼吸系统的疾病,
甚至造成户外活动的人畜伤亡;沙尘暴会使能见度降低,影响交通运输;还会对建筑物和
水利设施造成污染和损害……
② 沙尘暴也是大气层中规模最大物质和能量迁移过程之一。2006年 4 月16日至18日,
北方地区曾出现一次强沙尘暴,致使北京一夜总降尘量达 33 万吨。2010 年 3 月12 日,源于
新疆和田的沙尘暴,侵袭的地区面积达320 万平方公里,3 月20 日袭击北京,使机场的能
见度降低到不足 800 米;3月22 日抵达台湾高雄,当地最高的建筑物被沙尘笼罩,以致模
糊。
③大量沙尘在大气层中的输运会影响全球的天气演变,并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但是
也有某些积极作用:以沙尘为核心的气溶胶能够反射相当部分的太阳辐射,从而抵消由于
温室气体排放所造成的大气层温度升高。撒哈拉沙漠的尘埃可随上升气流漂移到 7000 公里
以外的大西洋和南美的亚马孙地区,而富含矿物成分的沙尘滋养了亚马孙的热带雨林。在
澳大利亚形成的沙尘可漂移 3500 公里到达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滋养马来西亚丘陵地区的土
地,这是马来西亚热带雨林繁茂、植物品种众多的重要原因。在西亚和中国西部产生的沙尘
暴可在大气层中航行10000 公里,降落在北太平洋、遍及阿拉斯加和夏威夷之间的海域,尘
埃中丰富的矿物质是该海域浮游生物的营养物,而这些浮游生物又是渔业资源的饵料来源
由此滋养了北海道渔场。
④另外,沙尘呈碱性,可以中和水蒸气中的酸性成分(二氧化硫等),对抑制酸雨有
积极作用。
11.第①自然段使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何作用?(2 分)
答:
12.读完全文,你对沙尘暴有怎样更深刻的认识?请作简要分析。(2 分)
答:
(四)(5 分)
①家风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
态度、为人处世的风格。对于不少人来说,家风甚至会影响和决定他的一生。在一位优秀大
学生的身上,能折射出优良家风对他的影响,会让人看到父母对子女成长精心抚育的印记
可以说,优良的家风就是大学生高尚人格的精神滋养。从父母长辈那里得益越多,接受慷
慨无私,乐于奉献,勤奋上进,礼让谦虚之风的熏陶就越深,他的举手投足间就越能透出
高雅淡定的风格。品格素养具有的积极意义越多,就越能不断迸发出健康向上的正能量。
② 家风的形成,无关家庭贫富,亦无关父母文化程度,乃源自父母德行素养的熏陶。
一个城市知识分子家庭,也可能在教育孩子方面出现严重偏差;但一对乡村父母,却可能
培育出品德优良的孩子。中华民族有重视家风的传统,讲究道德,勤俭持家,看重亲情,
严于教子。因家风清廉质朴、善良守信、进取有为而赢得赞誉的古今名人可谓不胜枚举。他们
的家庭,必然是长辈父母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③需要注意的是,家风的培养也需要与时俱进。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华民族的优良传
统不断被发扬光大,家风也在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包含的丰富内
涵,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会使当下优良家风的内容得到极大的扩展。
④众所周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影响一个人人格形成的三个重要方面,
其中,家庭教育最为基础,社会教育不可忽视,而学校教育的重要性也有目共睹。大学处
于学校教育的顶层,要求教师立德树人,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以完
善的人格教化人,但归根结底,这种言传身教、润物无声的大学教育必须与学生的第一任
老师——父母长辈的家庭教育相得益彰,才能联手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的使命。
3
标签: #语文
摘要:
展开>>
收起<<
2014年无锡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共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深邃(suì)鳞次栉(zhì)比B.蓦(mù)地轻装淡抹(mǒ)C.翩跹(xiān)断章(zhāng)取义D.粗犷(guàng)惟妙惟肖(xiào)2.下列句中横线上所填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我们走进黄山深处,浓荫蔽日,静若太古,幽泉细语,仿佛置身世外。(2)从来没有一个文学体裁的评奖像散文这样,有的评奖者看重文集的意识形态,有的着重揭示了多少历史真相,有的着重艺术的创新与突破。(3)二十世纪前期,日本学者青木正儿第一次把汤显祖与莎士比亚,使东西方戏剧诗人同...
相关推荐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分类:教育专区
价格:1智慧点
属性:9 页
大小:65.5KB
格式:DOC
时间: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