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

3.0
2025-09-19
999+
99+
560.66KB
27 页
1智慧点
侵权投诉
2024 年赤峰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试卷
语文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卷面分值 150 分,共 8 页,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仔细阅读答题
卡上的“注意事项”。
3.答题时,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板块一】厚积淀 传文化基因(30 分)
学校开展“经典之‘望’”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学习任务。
任务一:解字析“望”知内涵
①甲骨文“望”字,像一个人站在地上,睁大眼睛远眺。金文加上了“月”形,更明显地表达了“远
望”的意思。发展至小篆,“望”的字形基本确定。
②《辞海》中,“望”的基本义是“向远处看”。常用的义项还有“农历每月十五的月相”“盼望、
希望”“声望、名望”等。
③“望”。在历代文人墨客的篇章里灿如星火,熠熠生辉。其中有自然界的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有
岁月的斗转星移,季节变迁;有个人的山穷水尽,柳暗花明;有家国的兴衰荣辱,薪火相传;有科技的更
新dié 代,持续发展……
④随着汉语的发展演变,使“望”字的义项逐渐增多。在文人的笔墨里,以它的基本又为圆心发散开
去,演 yì 了一个由表及里、由向外观到向内求的过程。
1. 请结合语境给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1)远眺 (2)薪火相传 (3)更新 dié 代 (4)演 yì
2. 选出下列成语中“望”字的含义是“声望、名望”的一项( )
A. 望洋兴叹 B. 德高望重 C. 望子成龙 D. 望文生义
3. 小语在阅读文本时作了如下几处批注,不正确
的
一项是( )
A. 在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中,“常用的义项”是主语部分,“常用的”是定语。
B. 第③段使用了大量四字词语,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使语言富有节奏感。
C. 选文中“睁大眼睛”“斗转星移”“柳暗花明”“兴衰荣辱”都属并列短语。
D. 选文第④段里“望”加引号的作用是:标示“望”字,表示对它加以强调。
4. 小文觉得第④段画线句有语病,请你帮她修改,并把正确的句子写下来。
【答案】1. tiào xīn 迭 绎 2. B 3. C
4. 示例:随着汉语的发展演变,“望”字的义项逐渐增多。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远眺:yuǎn tiào,站在高处往远处望。
薪火相传:xīn huǒ xiāng chuán,原意是柴烧尽,火种仍可留传。古时候比喻形骸有尽而精神不灭;后人用
来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
更新迭代:gēng xīn dié dài,指更新、替代旧的事物或方法,使之变得更好或更适应新的需求或环境。在
计算机领域,常指软件或系统的升级和更新。
演绎:yǎn yì,①一种推理方法,由一般原理推出关于特殊情况下的结论;②铺陈、发挥;③展现,表现。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理解和字义。
望洋兴叹:望,看。原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
到无可奈何。
德高望重:望,声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多用于称颂年长而名望高的人。
望子成龙:望,希望。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成就。
望文生义:望,看。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涵义,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做出不确切的解释。指读书时
不求甚解,单纯凭文字字面的意思去理解,牵强附会。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文基础知识。
C.有误,“睁大眼睛”是动宾短语,“斗转星移”、“柳暗花明”和“兴衰荣辱”都是并列短语;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该句存在成分残缺的问题,缺少主语,应删去“随着”或“使”。
任务二:品文悟“望”通诗意
5. 小文梳理了教材中有关“望”的古诗文,并进行了深入探究。请帮她把空缺的句子补充完整。
“望”在古诗词中的呈现 探究发现
王绩《野望》颔联“树树皆秋色,
①______”,描绘了诗人东皋所见的田
园风光。在夕阳余晖的渲染下,每一棵
树,每一座山,都呈现着浓浓的秋意。
“溪云初起日沉阁,②______”,放眼
望去,溪云乍起,夕阳沉落,山雨将
至,风声满楼,营造出了萧条苍凉的氛
围。(许浑《咸阳城东楼》)
“望”见的自然风光:
“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望”
中所见的自然景物,都是诗人彼时内心
情感的真实写照,借文字寄情于笔端。
《登飞来峰》“③______,自缘身
在最高层”,表现了王安石变法革新的
政治抱负和大无畏的精神。陈子昂《登
幽州台歌》俯仰古今,前代贤君已成历
史,后世明君无缘相见。一句“④_____
_,⑤______”把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
惆怅和孤寂跃然纸上。
“望”中的个人际遇:
因为登高望远所写的诗作,《登飞
来峰》自信昂扬,《登幽州台歌》则悲
伤沉郁。它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
“⑥______,悄怆幽邃”都表现出了作
者的孤寂与落寞。
杜甫用“国破山河在,⑦______”
呈现了“望”中所见:国都沦陷后残破
不堪,而山河依旧是原来的样子。这一
联虽是写景,却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
伤时的感情。(《春望》)“⑧_____
_?满眼风光北北固楼。”辛弃疾登楼远
眺,此国忧民,思接千载。(《南乡
“望”里的家国情怀:
杜甫和辛弃疾都经历了国家内忧外
患、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时代。他们
诗、词中的“望”超越了视觉意义上的
“看”,演化为渴望为国尽忠的伟大理
想。
摘要:
展开>>
收起<<
2024年赤峰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试卷语文温馨提示:1.本试卷卷面分值150分,共8页,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3.答题时,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板块一】厚积淀传文化基因(30分)学校开展“经典之‘望’”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学习任务。任务一:解字析“望”知内涵①甲骨文“望”字,像一个人站在地上,睁大眼睛远眺。金文加上了“月”形,更明显地表达了“远望”的意思。发展至小篆,“望”的字形基本确定。②《辞海》中,“望”的基本义是“向...
相关推荐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分类:教育专区
价格:1智慧点
属性:27 页
大小:560.66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