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湖南株洲历史试卷+答案+解析(word整理版)

3.0 2025-09-24 999+ 99+ 1.43MB 14 页 1智慧点
侵权投诉
2019 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体现了《道德经》中
A. 辩证法的思想
B. “兼爱”“非攻”的思想
C. “仁”的思想
D. 以“法”治国的思想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反映了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从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式看,此话出自《道德经》。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
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所以 A 符合题意,BCD 不符合题意,故选择 A。
2. 下列表格中。历史史实与历史解释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选项 历史史实 历史解释
A 北京人的发现 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B 丝绸之路的开辟 沟通了亚非美三大洲,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C 甲骨文的发现 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自商朝开始
D 宣政院的设置 标志着今西藏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开辟时,美洲大陆还没被发现。丝绸之路沟通的是欧亚大陆。 C 对
应错误,符合题意,ABD 项对应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择 B。
3. 文学艺术源于生活,曹雪芹结合亲身经历,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创作的作品是
A. 《西游记》
B. 《红楼梦》
C. 《如梦令》
D. 《窦娥冤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中国古小说的颠峰它描写了贾、、史 、
薛四封建衰亡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爱情悲剧,深刻鞭挞封建礼教封建制度罪恶揭示
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具有高思想和艺术,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有一小说 ,
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揭示清王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是《红楼梦》。所以 B 符合
题意,ACD 不符合题意,故选择 B。
点睛】解本题的关键掌握四名著的主要内容。
4. 1919 年,《马克思主义》一文发表在《新青年》,文章介绍物史剩余价值理论
阶级斗争学说。这的作
A. 胡适
B. 鲁迅
C.
D. 陈独秀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是于 1919 年在《新青年》上刊登的一
章论述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胡适导白话文、
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他提倡文学创作,但并于《马克思主义》的者;鲁迅著名
学家、思想家,五四新运动的重要,中国现文学的人,于《思主义
》的作者;陈独秀文化运动的发起者马克思主义积极传播者不是《马克思主
》的作。所以 C 符合题意,ABD 不符合题意,故选择 C。
5. 誓死争回青岛”“废除二十”“拒绝巴黎会上签"等口号出自一历史事件?
A. 五四运动
B. 一二·九运动
C. 文化运动
D. 国民革命运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 年,中国表在巴黎上提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撤退
在中国的东主取消二十正义但巴黎中国战胜国之一,
了中国出的要然决定将德国在中东的权益让给日本。此消息传到国后,激起国内
五四运动1919 年 5 月 4,北京大等校学生三千多人,在天安门会讲演,随后举行行示威。他
外争,内”、誓死力争,还青岛”、“取消二”、“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等口号。所以 A 符合题意,BCD 不符合题意,故选择 A。
6. 下图是李杨同的历史记,该笔记应该属哪次会议的内容
A. 中共“一大”
B. 中共“大”
C. 会议
D. 政治会议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图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 4 ,中共大在延安举行毛泽东在大会上作了《
合政》的政报告。大新党章,确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思想。大举产
毛泽东为的中央委员会。中共大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时期开的最重要的一次会议以“
的大胜利入中国共产党的史,为争取抗日战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前途准备
所以 B 符合题意,ACD 不符合题意,故选择 B。
7. 联网给我们的学习带来大的方便,如百度搜索引擎入“近代”一显示信息
能有
马关条约开重为通商口岸
② 日军占领上海后,国府由南京迁至
③ 日本在重庆向府递投降书
国共两在重谈判了《双十协定

标签: #历史

摘要:

2019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体现了《道德经》中A.辩证法的思想B.“兼爱”“非攻”的思想C.“仁”的思想D.以“法”治国的思想【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反映了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从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式看,此话出自《道德经》。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

展开>> 收起<<
2019湖南株洲历史试卷+答案+解析(word整理版).doc

共14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分类:教育专区 价格:1智慧点 属性:14 页 大小:1.43MB 格式:DOC 时间:2025-09-24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4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