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北省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

3.0 2025-09-24 999+ 99+ 665.95KB 13 页 1智慧点
侵权投诉
2024 年湖北省中考历史真题
一、选择题(共 12 题,每题 2分,共 24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
要求)
1. 孔子曰:“仁者人也”。他认为应当关爱尊重他人。有同情心,还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社会人际关系。
这体现孔子的思想主张是(
A. 仁者爱人 B. 因材施教 C. 道之以政 D. 有教无类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题干“孔子曰:‘仁者人也’。他认为应当关爱尊重他人。有同情心,还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
社会人际关系。”和所学知识可知,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他提出“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和同情
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
准则和道德规范,A 项正确;因材施教是孔子的教育主张,题意反映的是孔子处理人际关系的主张,排除 B
项;道之以政反映的是孔子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以德治国,题意反映的是调节人际关系的思想主张,与题
意不符,排除 C 项;孔子不仅是大思想家,而且还是大教育家。他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
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因此,有教无类是孔子的教育主张,不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观点,排除 D 项。故
选 A 项。
2. 张骞首次出使西域时,听说了安息(今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的情况,再次出使西域时,他派副使访问
了安息,随后,安息使节来到汉朝,并将鸵鸟蛋等礼物送给汉武帝。这说明张骞通西域(
A. 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 B. 促进了西汉与西域相互了解
C.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 有利于“文景之治”的出现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题干“张骞首次出使西域时,听说了安息(今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的情况,再次出使西域时,
他派副使访问了安息,随后,安息使节来到汉朝,并将鸵鸟蛋等礼物送给汉武帝。”和所学知识可知,自
从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促进了
西汉与西域相互了解,B 项正确;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是经济上的影响,题干反映的事张骞通西域后,中
外交流上的影响,与题意不符,排除 A 项;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是汉武帝"推恩令”的实施,与题意中张
骞通西域促进西汉与西域相互了解不符,排除 C 项;有利于“文景之治”的出现说法错误,“文景之治”
是汉文帝、汉景帝创造的盛世局面,张骞通西域是汉武帝时期,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3. 朝的废墟上,强大的来了,王朝的治者继承发展朝在制方面的诸多成就
下列选项中可以佐证这一结论的是(
A. 确立分B. 开创中央集权
C. 科举D. 地方实行行省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题干“在朝的废墟上,强大的来了,王朝的治者继承发展朝在制
面的诸多成就”和所学知识可知,朝创立科举制,朝时期,善了科举制,C 项正确;分制是西
的政治制,题干反映的是朝对一制继承发展,排除 A 项;朝开创了中央集权,排
除 B 项;朝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题干反映的朝时期,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4. 与明朝盛时期相期人口数量有了化()。出现这一化的原因是(
明朝最盛时期和期人口数量变化情况
A. 市民文化丰富 B. 禁海令的颁布
C. 手工工场成熟 D. 社会经济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题干“与明朝盛时期相期人口数量有了化”和所学知识可知,期人
数量有了大的增长乾隆末年,国人口发展3亿当时世界总1/3.清期人口数量
激增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
社会安,人数量也有了大的增长,D 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期人口比明朝时期人幅度
加,体现不出市民文化的丰富,人口增长也与市民文化无关,排除 A 项;禁海令的颁布涉及的是对外关
系,对外政,题干期反映的是人口增长情况,说明社会经济发展好,国强盛。与禁海令无关,
排除 B 项;手工工场成熟与人口增长没直接关系,题干据也无法体现手工工场成熟息,排除 C 项。
故选 D 项。
5. 洋务运动时期,张之在武汉立汉阳铁厂该厂设10 个分配置多种炼铁及轧铁轨设备
雇佣工3000 多名。此外,他在武汉还创办了湖北织布局、湖北自强学等。这对武汉产生的影响是(
A. 促进了海防
建设 B. 近代化进
C. 淘汰传统兵器 D. 延缓民用企业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题干息“洋务运动时期,张之在武汉立汉阳铁厂该厂设10 个分配置多种炼
铁及轧铁轨设备雇佣工3000 多名。此外,他在武汉还创办了湖北织布局、湖北自强学等”,
合所学知识可知,从 19 纪 70 代起洋务派提出“求”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一定程度制了外国经济势力在中国的张,刺激了中国资本发展,在观上为
中国近代企业积累生产,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B 项正确;促进了海防建设,与新式海
陆军相关,排除 A项;淘汰传统兵器,与题干内容不符,题干内容没涉及传统兵器,排除 C 项;
延缓民用企业发展,不符合史实,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6. 1921 629 下午 6点,毛泽东在长沙小西门码头乘着暮色上开往上小火轮。他此行的目
的是(
A. 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B. 领导秋收起义
C. 八七D. 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上地革命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题干“1921 629 下午 6点,毛泽东在长沙小西门码头乘着暮色上开往上小火
。”和所学知识可知,1921 723 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加大会的有
毛泽东、董必武、达等 13 位代表代表全50 党员。共国际代表马林 等出了会,因此,
东此行的目的是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A项正确;1927 9毛泽东在湘赣边界打出
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秋收起义。因此,领导秋收起义与题意中的时和上的地点不符,排除
B 项;八七1921 8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紧急,确实行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
决定秋收时节发动装起义。因此,八七与题意不符,排除 C 项;1927 10 毛泽率领
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始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并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开了中国革命
城市转入农村据地的序幕。因此,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上地革命与题意不符,排除 D 项。
故选 A 项。
7. 1949 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中国人从此来了,人的自心、自尊心和自豪感极大地强了,
这反映的历史事是(

标签: #历史

摘要:

2024年湖北省中考历史真题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2分,共2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孔子曰:“仁者人也”。他认为应当关爱尊重他人。有同情心,还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社会人际关系。这体现孔子的思想主张是()A.仁者爱人B.因材施教C.道之以政D.有教无类【答案】A【解析】【详解】据题干“孔子曰:‘仁者人也’。他认为应当关爱尊重他人。有同情心,还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社会人际关系。”和所学知识可知,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他提出“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和同情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A项...

展开>> 收起<<
2024年湖北省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docx

共13页,预览4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分类:教育专区 价格:1智慧点 属性:13 页 大小:665.95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9-24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3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