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山西语文试卷+答案+解析(word整理版)

3.0
2025-09-19
999+
99+
218.5KB
8 页
1智慧点
侵权投诉
山西省 2014 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
一、基础(25 分)
1.默写。(15 分)
(1)悠哉悠哉, 。(《诗经·关雎》)
(2)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
(3)前不见古人,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4)无可奈何花落去,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5) ,死于安乐。(《孟子》)
(6)北国风光, ,万里雪飘。(毛泽东《沁园春·雪》)
(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 ”,比喻新颖传神,是传
诵千古的咏雪名句。q
(8)“酒”在古代诗词中很常见,如李白《行路难》中“金樽清酒斗十千”,范仲淹《渔家傲》中
“ ”和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 ”。q
(9)选择以下其中之一,默写省略的文言句子(不含标点)。
《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四时俱备。”
《桃花源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渔人甚异之。”
答:
2.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 分)( )
A.和蔼 ǎi 馈guì 赠铭 mínɡ 记 吮 shǔn 吸
B.xuàn què cuō chóu
C.
D.
3.下面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 分)( )
A.马大哈马后炮 马前卒
B.人是衣裳马是鞍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C.马到成功 青梅竹马 心猿意马 历兵秣马
D.矮子骑大马——上下为难 马戏团的猴子——随人耍
4.阅读下面文段,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 分)( )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
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穿过了悬岩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
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
A.文段中加点的名词,它和“留美预备学校是清华大学的前身”中的“前身”意思相同。
B.文段中“聚集”一词,可以用近义词“汇聚”来替代。书写“聚集”时注意两字都是上下
结构,其中“聚”字共 14 笔。
C.文段中“悬岩峭壁”是并列短语,结构相同的如“铜墙铁壁”“和风细雨”等。
D.文段中“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一句的主干是“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
5.在“读资讯,晒感受”语文课堂上,同学们听到如下内容:
2014 年,暮春,子夜,北京。毗邻王府井大街、首家24 小时营业的三联韬奋书店内,依然
灯火通明。几张书桌,数盏灯光,秒针嘀嗒有声,手指划过书页,颇有“夜深还照读书窗”的意
境。
接着,全班同学就“三联书店创办北京首家24 小时书店”畅所欲言,其中有几位同学说
的话深得大家的赞许!设想你就是发言者之一,请把你说的话写下来。(4 分)
答:
二、阅读(45 分)
[古诗文]
(一)
6.对下面古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 分)( )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A.起句“无言独上西楼”,绘尽孤独之神。“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
B.“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只是写出了梧桐深院的清冷秋景。
C.“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
解。
D.“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表现了对“离愁”的滋味讲不出、说不清的极其复杂的内心感受。
(二)
阅读下面课内和课外文言文,完成第7—13 题。(14 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
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
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
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
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7.《出师表》是 率师伐魏,在出师前写给后主 的。(2 分)
8.请分别写出“先帝不以臣卑鄙”中“卑鄙”一词的古今意思。(2 分)
古义: 今义:
9.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译文:
10.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 分)( )
A.深入不毛——吹毛求疵B.庶竭驽钝——殚精竭虑
C.三顾茅庐——顾此失彼 D.猥自枉屈——猥琐不堪
11.选段中表明出师条件已具备的语句是: 。(2 分)
上书谏吴王(节选)
夫十围之木,始生而蘖①,足可搔而绝②,手可擢而拔,据其未生,先其未形③也。磨石龙砥砺④,
不见其损,有时而尽;种树畜养⑤,不见其益,有时而大;积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时而用弃义背理不
知其恶有时而亡。臣愿大王熟计⑥而身行之,此百世不易之道也。
[注] ①蘖:植物的幼芽。②足可搔而绝:用脚可以踩断。③据其未生,先其未形:在它未成
长之前(就抑止它),在它未形成之前(就抑止它)。④磨石龙砥砺:四种磨刀工具。⑤种树畜养:
种植物,养牲畜。⑥熟计:仔细考虑。
12.将文中画线句子用“/”断句。(2 分)
积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时而用弃义背理不知其恶有时而亡
13.文中画线句阐明了积善成德、 的道理。空白处正确的选项是(2 分)( )
A.防微杜渐B.温故知新C.礼尚往来D.得寸进尺
[现代文]
(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4—18 题。(17 分)
大师治学
①林语堂短暂的执教生涯和他漫长的著述生涯比起来,更像是人生中一段插曲。但以今
天的眼光来看,林语堂却足以成为素质教育的代言人。
②林语堂曾经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兼了一年的英文课。这天是林语堂的第一堂课 ,他带了
一个大包到教室,学生们还以为这里面装的都是教学资料,心想这位拥有哈佛大学文学硕士
和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文凭的老师果然深不可测。
③不料,林语堂上了讲台,把包往讲台上一倒,只见一堆带壳花生稀里哗啦全落在了台上。
林语堂抓起一把花生,分给前面的学生,并请诸君自便。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敢先动手。
林语堂笑道:“吃花生必吃带壳的,一切味道与风趣,全在剥壳。剥壳愈有劲,花生米愈有味
道。”他顿了顿,接着说道:“花生米又叫长生果。诸君第一天上课,请吃我的长生果。祝诸君长
生不老!以后我上课不点名,愿诸君吃了长生果,更有长性子,不要逃学,则幸甚幸甚,三生有
幸。”
④学生们闻言哄堂大笑。林语堂趁机招呼学生:“请吃!请吃!”课堂里立即响起了一片剥
花生壳的声音。等到花生吃完,林语堂随即宣布下课。
⑤此后林语堂讲课,果然没有学生缺课,而且还有很多外来的学生慕名赶来偷师。
⑥更绝的是,林语堂所执教的课程,竟然从不举行考试,每到学期最后一节课的时候,林语
堂便端坐在讲台上,随手捡起学生的花名册一一唱名,念到名字的学生依次站起来。这时,林语
堂便如相面先生一般,细细把这个学生打量一番,然后在成绩册上记上一个分数,这就是该生
本学期的成绩了。林语堂“相面打分”的故事堪称教育界的一大奇闻,并引起了一些老师的
模仿。
⑦林语堂这样做的直接原因是他对刻板的考试制度的厌恶。他说:“倘使我只在大学讲堂
演讲,一班56 个学生,多半见面而不知名,少半连面都认不得,到了学期终叫我出10 个考题
给他们考,而凭这 10 个考题,定他们及格不及格,打死我也不肯。”他还把考试比成大煞风景
的“煮鹤”,说:“恶性考试就是煮鹤艺术q q,qq可惜被煮的是我们男女青年。”q q
⑧令人称奇的是,那些被林语堂“相面打分”过的学生接到自己的成绩后个个心服口服,
没有一个人上校长那投诉,而且大家公认林语堂相面打下的分数,其公正程度,远超过一般以
笔试命题计分的方法。其实,林语堂记忆力超群,他平时在上课的时候,早已对每一个学生知根
摘要:
展开>>
收起<<
山西省2014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一、基础(25分)1.默写。(15分)(1)悠哉悠哉, 。(《诗经·关雎》) (2)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 (3)前不见古人,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4)无可奈何花落去,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5) ,死于安乐。(《孟子》) (6)北国风光, ,万里雪飘。(毛泽东《沁园春·雪》) (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 ”,比喻新颖传神,是传诵千古的咏雪名句。 (8)“酒”在古代诗词中很常见,如李白《行路难...
相关推荐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分类:教育专区
价格:1智慧点
属性:8 页
大小:218.5KB
格式:DOC
时间: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