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山东烟台化学试卷+答案+解析(word整理版)

3.0 2025-09-23 999+ 99+ 608KB 22 页 1智慧点
侵权投诉
2019 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0 个小题.每小题 2分共为分题只有一个卷项符合题意)
1. 我国古代文献记载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记载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易经》—“泽中有火,上火下泽
B. 《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C. 《抱朴子》—“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D. 《天工开物》—“侯潮一过,明月天睛,半日晒出盐霜
【答案】D
【解析】
【分析】
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详解】A、《易经》—“泽中有火,上火下泽,火加热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 A正确;
B、《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曾青得铁生成铜,属于化学变化,故 B正确;
C、《抱朴子》—“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有银和丹砂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C正确;
D、《天工开物》—“侯潮一过,明月天睛,半日晒出盐霜,属于物理变化,故 D不正确。故选 D
2.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
A. 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实现垃圾资源化
B. 工业废水经过处理达标后排放
C. 施用大量农药减少植物病虫害
D. 使用太阳能路灯,既节能又环保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实现垃圾资源化,资源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符合理念,故 A正确;
B、工业废水经过处理达标后排放,可以减少水体污染,符合理念,故 B正确;
C、施用大量农药减少植物病虫害,会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理念,故 C不正确;
D、使用太阳能路灯,既节能又环保,不会产生污染,符合理念,故 D正确。故选 C
3. 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检查气密性 B. 溶解
C. 过滤 D. 倾倒液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A、检查气密性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置不漏气,故 A正确;
B、溶解物质不能用量筒,要用烧杯溶解,并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 B不正确;
C、过滤操作为滤纸紧贴漏斗壁,滤纸上沿低于漏斗口,溶液液面低于滤纸上沿,漏斗颈下端紧靠承
液的烧杯的壁,引流的玻璃棒下端靠滤纸三层盛待过滤的烧杯的嘴部靠在玻璃棒的中下,故
C不正确;
D、试剂瓶瓶口要紧试管口,防止液体出;标签向着手防止液体腐蚀瓶塞倒放面上,
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故 D不正确。故选 A
4. 气是一种宝贵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错误的是( )
A. 气中的源于植物的合作用
B. 气中气的质量分数约21%
C. 气的化学性质不活,可用于食品防腐
D.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要包括 SO2CONO2以及臭氧等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气中源于植物合作用,合作用利二氧和水生成葡萄
A正确;
B气中气的体积分数约21%,故 B不正确;
C气的化学性质不活,可用于食品防腐,故 C正确;
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要包括 SO2CONO2以及臭氧等,故 D正确。故选 B
5. 下列有水和溶液的错误的是( )
A. 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
B. 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低水的硬度
C. 外界条件变,溶质不会溶液中分
D. 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大于不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
【答案】D
【解析】
【分析】
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物质里,成的一的、稳定合物。
【详解】A气和点燃生成水,则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故 A正确;
B水中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低水的硬度,故 B正确;
C、溶液是一、稳定合物,则外界条件变,溶质不会溶液中分,故 C正确;
D溶质的水溶液,在同温下,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才大于不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
,故 D不正确。故选 D
睛】水不是溶液,可以溶解大多数物质,可用作溶
6. 化学符是学化学的重要工。下列对①~④所示化学符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Ne Mg Mg2+ H2O2
A. ①②④ 都表示一个分子
B. ③ 表示一个镁离2单位的正电荷
C. ④ 表H2O2分子中含有分子和分子
D. 属于同种元素,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
Ne 1氖原或氖气,Mg 1镁原金属Mg2+H2O21
氢这种物质。
【详解】ANe 1氖原或氖Mg 1镁原金属H2O21
子,故 A不正确
B示一个镁离2单位
电荷,故 B正确;
C1H2O2分子中含有 2氢原子和 2氧原子,故 C不正确;
D属于同种元素它们最层电,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故 D不正确。故选 B
7. 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错误的是( )

标签: #化学

摘要:

2019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为分题只有一个卷项符合题意)1.我国古代文献记载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记载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易经》—“泽中有火,上火下泽”B.《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C.《抱朴子》—“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D.《天工开物》—“侯潮一过,明月天睛,半日晒出盐霜”【答案】D【解析】【分析】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详解】A、《易经》—“泽中有火,上火下泽”,火加热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B、《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曾青得铁生成铜,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

展开>> 收起<<
2019山东烟台化学试卷+答案+解析(word整理版).doc

共22页,预览7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分类:教育专区 价格:1智慧点 属性:22 页 大小:608KB 格式:DOC 时间:2025-09-23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22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