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生物真题(解析版)

3.0
2025-09-22
999+
99+
190.31KB
19 页
1智慧点
侵权投诉
2024 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60 分钟;全卷满分:100 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并将答题卡背面
座位号对应标号涂黑。
2.答选择题时,务必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务必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包括 20 个小题,每小题 3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某同学对校园生物进行调查,他将芦荟、榕树、蜈蚣归为一类;将锦鲤、荷花、蝌蚪归为另一类。他的
归类方法是( )
A. 按生物生活环境 B. 按生物用途
C. 按生物个体大小 D. 按生物形态结构
【答案】A
【解析】
【分析】芦荟和榕树都是植物,它们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能量,有根、茎、叶等结构。而蜈蚣是动物,它通
过摄取其他生物来获取能量,有头、胸、腹等结构。但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它们都是陆生生物,主要生活
在陆地上。锦鲤是鱼类,生活在水中;荷花是水生植物,也生活在水中;蝌蚪是青蛙的幼体,同样生活在
水中。它们共同的特点是,都是水生生物。
【详解】A.芦荟、榕树、蜈蚣都是陆生生物,锦鲤、荷花、蝌蚪都是水生生物,A符合题意。
B.芦荟、榕树、蜈蚣和锦鲤、荷花、蝌蚪的用途各不相同,且没有明确的分类规律,B不符合题意吧。
C.芦荟、榕树、蜈蚣和锦鲤、荷花、蝌蚪的个体大小没有明确的分类规律,C不符合题意。
D.虽然芦荟、榕树、蜈蚣和锦鲤、荷花、蝌蚪在形态结构上有所不同,但它们的形态结构并不是该同学
归类的依据,D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2. 下图为“稻虾共作”农田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示意图。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共有 4条食物链,鸟类与害虫有捕食和竞争的关系
B. 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会沿着食物链的传递而逐渐增多
C. 若该食物网中小龙虾过度繁殖,害虫和青蛙数量会减少
D. 该农田生态系统中有机物来源主要是作为生产者的水稻
【答案】B
【解析】
【分析】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传递的,能量沿食物链传递的规律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
因此越往食物链的末端,能量越少,生物的数量也随着食物链级别的升高减少。
【详解】A.该题中的食物链有:①水稻→害虫→小龙虾;②水稻→害虫→青蛙→蛇;③水稻→害虫→鸟
类→蛇;④水稻→鸟类→蛇,共 4条食物链。鸟类与害虫有箭头连接表示有捕食关系,鸟类与害虫还有共
同的食物,因此也有竞争关系,A正确。
B.根据分析可知,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会沿着食物链的传递而逐渐减少,B错误。
C.若食物网中小龙虾过度繁殖,害虫会因大量的天敌而减少,但害虫减少以后,以害虫为食的青蛙的数
量也会减少,C正确。
D.水稻作为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不仅供自身生长
发育的需要,也是其他生物类群的食物和能源的提供者,D正确。
故选 B。
3. 同学们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观察效果不理想,对其原因分析有错的是( )
A. 物像模糊可能是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未调到位
B. 视野中出现污点可能是实验过程中反光镜未擦干净
C. 视野中出现了明亮的气泡可能是盖盖玻片操作不当
D. 视野中内表皮的细胞核不明显可能是未用碘液染色
【答案】B
【解析】
【分析】(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简要步骤:擦、 滴(清水)、撕 、展 、盖、 染 、吸。
(2)准焦螺旋用于升降镜筒,其中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的范围较大;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
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
【详解】A.准焦螺旋用于升降镜筒,其中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的范围较大;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
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A正确。
B.反光镜将外界光线反射进入镜筒,上面的污点不会在视野中出现。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
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B错误。
C.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的一边,使它的另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这样
可以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C正确。
D.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实验中,经碘液染色后,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染色最深的细胞结构是
细胞核,视野中内表皮的细胞核不明显可能是未用碘液染色,D正确。
故选 B。
4. 人们经常吃腌制食品、烧烤食品、高脂肪食物或长期接触大量紫外线辐射等可能患癌症。下列关于癌细
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正常细胞发生癌变的实质是细胞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
B. 癌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膜先向内凹陷,细胞核再分裂
C. 癌细胞分裂后,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原细胞的一半
D. 癌细胞的分裂速度非常快,还可侵入邻近的正常组织
【答案】D
【解析】
【分析】癌细胞是一种变异的细胞,是产生癌症的病源,正常细胞癌变后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分裂非常
快,并且可以不断地分裂,形成肿瘤;二是癌细胞还可以侵入临近的正常组织,并通过血液、淋巴等进入
远处的其它组织和器官,这就是癌的转移。细胞癌变的实质是细胞遗传特性的改变。在环境或生活习惯中
有很多因素使细胞中的致癌因子活跃起来导致细胞病变。
【详解】A.细胞癌变的实质是细胞遗传特性的改变,A错误。
B.动物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总是细胞核先一分为二,B错误。
C.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首先发生变化的是细胞核,细胞核中的染色体首先要完成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
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 这样,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
同,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相同和数目也相同,C错误。
D.癌细胞分裂非常快,还可侵入正常组织,D正确。
故选 D
。
5. 塞罕坝地区曾经是植被稀少,黄沙漫天的地方,经过人工治理后,现在是郁郁葱葱的林场。下列关于塞
罕坝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塞罕坝地区的变化体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B. 塞罕坝林场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标签: #生物
摘要:
展开>>
收起<<
2024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生物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全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并将答题卡背面座位号对应标号涂黑。2.答选择题时,务必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时,务必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某同学对校园生物进行调查,他将芦荟、榕树、蜈蚣归为一...
相关推荐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分类:教育专区
价格:1智慧点
属性:19 页
大小:190.31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