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湖南长沙语文试卷+答案+解析(word整理版)

3.0
2025-09-19
999+
99+
140.5KB
10 页
1智慧点
侵权投诉
2013 年长沙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语文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
(满分 120 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7 分)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A.恪尽职守,无私奉献。/慷慨(kǎi)激昂,勇往直前。(摘自“国旗下讲话”)
B.锲而不舍,风雨兼程!/爱栖(xī)心头,情满人间。(摘自“毕业赠言”)
C.成绩下滑,忧心冲冲。/高楼大厦,鳞次栉(jié)比。(摘自学生作文)
D.与众不同,别俱一格。/一马当先,独领风骚(shāo)。(摘自户外广告)
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A.中国政府对菲律宾妄图在南海牟取非法利益的行为,提出了严正抗议。
B.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上,林志炫的服装精致得体,天衣无缝。
C.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D.习近平主席谈治国的道理时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啊!”
3.找出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2 分)( )
A.长沙、深圳和成都等城市一起被评为“中国十大创新城市”。
B.由长沙制造的全国首款“高性能 3D 激光打印机”,15 天销售了大约 30 台左右。
C.通过大家的努力,使“岳麓山·橘子洲景区”成为长沙首个“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
D.是否高度重视人才,是长沙成为“全球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十座城市”之一的原因。
4.依次填入下列语段空白处的句子或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
侗族人有一个特殊的成人仪式:滚泥巴。5岁时,由母亲牵着去滚泥巴,孩子从田间的这头
滚向另一头, 。10 岁时,由父亲领着去滚泥巴, 。15 岁时,由祖父领着继续滚
泥巴, ,以后的路都要自己走下去。侗族孩子明白,在这个世间,母亲可以给我
,父亲可以给我 ,祖父可以传授我 ,但人生的道路最终靠自己去摸索,生活才
是最好的导师。O
①田间的另一头却空无一人,孩子滚到尽头后,要自己走路回家
②那头有父亲接着
③田间另一头则是祖父
④帮助
⑤经验
⑥关爱
A.③①②⑤④⑥ B.②③①④⑤⑥
C.③②①⑥④⑤ D.②③①⑥④⑤
5.综合运用。(共8分)
2013 年4月23 日,是第18 个“世界读书日”,学校为此举行了“好读书,读好书”的
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宣传读书活动】
下面是本次活动的宣传标语,请你补充完整。(2 分)
好读书,读书让生活变得充实;
读好书, 。O
(2)【调查读书现状】
分析上表,你得出的结论是: (2 分)M
(3)【探讨读书方法】
甲同学:网络时代,信息量很大,可以看的书很多,但是,面对茫茫书海,我们不知从何下手。
乙同学:我们现在太忙了,要做那么多题目,哪有时间读课外书?
丙同学:我们读过很多书,但读后很容易忘记,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
请你针对以上发言,给在场的校长和同学分别提一条建议,注意语言的得体。(4 分)
①向校长提建议: (2 分)M
②向同学提建议: (2 分)M
6.古诗文默写填空。(共6分,每空 1分)
(1)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M
(2)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M
(3)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M
(4)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是这样诠释“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的:不畏浮云遮望眼,
。M
(5)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呢?《<论语>十则》中对此进行了这样的阐述:“
, 。”M
7.名著阅读。(共5分)
(1)《水浒传》最后一回(第一百二十回)写到:宋江喝了朝廷御赐的毒酒,自知遭奸人陷害,将不
久于人世,虽然自己“死不争”,但担心兄弟李逵在自己死后闹事,“把我等一世清名忠义之事
坏了”,于是唤李逵来,在给他的酒里面“下了慢药”。请阅读下面与此事有关的一段文字,完
成后面的题目。
李逵见说,亦垂泪道:“罢,罢,罢!生时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言讫泪下,
便觉道身体有些沉重。当时洒泪,拜别了宋江下船。回到润州,果然药发身死。李逵临死之时,
嘱咐从人:“我死了,可千万将我灵柩去楚州南门外蓼儿洼和哥哥一处埋葬。”嘱罢而死。从人
置备棺椁盛贮,不负其言,扶柩而往。
①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李 逵 性格中 的一面,从全 文 来 看 ,他的性格还有
的一面。(2 分)M
②《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的最后结局大都悲惨,原因是什么?请你用一句话概括。(1 分)
答:
(2)同样是前苏联著名作家,同样经历了痛苦与磨难。作家 写的《童年》是通过阿廖
沙眼中痛苦与丑恶的家庭生活,再现了19 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奥斯
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 的成长为线索,展现了20 世纪
二三十年代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2 分)M
二、阅读(共43 分)
(一)古诗文阅读(共13 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8.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2 分)
答:
9.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解读出了诗人哪些情感?(3 分)
答: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
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
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
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O O,OO得之心而寓之酒也O O。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
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O O,OO行者休于树O O,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
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
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
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
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2 分)
(1)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
(2)四时之景不同(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M
(2)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译文:M
12.请说说本文“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中的“乐”与范仲淹《岳阳楼
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的“乐”的相同点,以及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的
积极意义。(2 分)
答:
(二)说明文阅读(共8分)
恐惧是一种可以控制的情绪
①什么是恐惧?恐惧就是对于外部发生的危险做出的一种心理反应。有时,这种反应更近
乎一种本能,例如遭遇到火灾、泥石流等危机时本能地逃跑,或是被人迎面打来一拳时本能地
架起手臂防御,等等。这些因恐惧而产生的行动是对我们自身的保护,可以帮助我们回避危险。
不过,如果保护过了头,我们就会变成厚厚盔甲下的“套中人”——过度、非理性、持续地害
标签: #语文
摘要:
展开>>
收起<<
2013年长沙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试卷语文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恪尽职守,无私奉献。/慷慨(kǎi)激昂,勇往直前。(摘自“国旗下讲话”)B.锲而不舍,风雨兼程!/爱栖(xī)心头,情满人间。(摘自“毕业赠言”)C.成绩下滑,忧心冲冲。/高楼大厦,鳞次栉(jié)比。(摘自学生作文)D.与众不同,别俱一格。/一马当先,独领风骚(shāo)。(摘自户外广告)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中国政府对菲律宾妄图在南海牟取非法利益的行为,提出了严正抗议。...
相关推荐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分类:教育专区
价格:1智慧点
属性:10 页
大小:140.5KB
格式:DOC
时间:2025-09-19